注册 | 个人登录 | 团体登录
社会团体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团体
电线电缆质量追溯推进工作会成都落幕,深度研讨三项团体标准编写
2025-09-28

2025年9月19日,电线电缆质量追溯推进工作会议暨《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数据字典》等三项团体标准编写首次工作会议在成都郦湾国际酒店顺利举行。会上,中国机电工业价格协会企业诚信与质量追溯分会秘书长丁飞、智库专家汪勇和张庆伟分别围绕三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展开解读,结合行业痛点与实践需求提出专业建议,为标准完善与落地奠定关键基础。

汪勇:《数据字典》为质量追溯建 “统一语言”,填补行业数据规范空白

电缆合格证不仅是产品出厂的 “通行证”,更是消费者维权、监管追溯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市场上存在合格证信息模糊、赋码混乱、防伪缺失等问题,导致假冒伪劣产品有机可乘,给行业带来三大隐患:

“过去企业追溯数据‘各说各话’,同一项‘导体电阻’指标,有的按‘Ω/km’记录,有的按‘mΩ/m’标注,数据无法互通,追溯体系成了‘信息孤岛’。” 会上,分会智库专家汪勇直指行业数据管理痛点,并详细解读《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数据字典》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汪勇介绍,该标准以 “统一数据口径、规范元数据定义” 为核心,将电线电缆质量数据划分为产品信息、结构尺寸、电气性能等八大类,明确每类数据的命名规范、数据格式、计量单位及国家标准来源。例如,产品名称需严格遵循 “导体材质 + 绝缘 / 护套材料 + 产品类型” 格式,如 “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额定电压统一标注为 “U?/U” 形式,确保与 GB/T 5023.1、GB/T 12706.1 等国标无缝衔接。

“以‘绝缘平均厚度’指标为例,标准明确要求按 GB/T 12706.1-2020 规定,对 2.5mm2 导体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平均厚度需达到 1.4mm,且数据长度保留 2 位小数。” 汪勇强调,标准还配套附录给出线缆产品型号命名建议表,如 “YJV22” 对应 “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避免型号混乱导致的追溯断层。

针对现场企业代表提出的 “多规格产品数据分类” 问题,汪勇建议在标准中增加 “产品分类代码弹性扩展位”,预留后续细分品类数据接口,同时明确 “生产批次编码规则为 YYYYMM + 顺序号”,确保与企业 MES 系统、追溯平台数据互通。

丁飞:《合格证赋码规范》破解 “防伪难、溯源难”,明确 “一物一码一指纹” 技术要求

电缆合格证不仅是产品出厂的 “通行证”,更是消费者维权、监管追溯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市场上存在合格证信息模糊、赋码混乱、防伪缺失等问题,导致假冒伪劣产品有机可乘,给行业带来三大隐患:

“合格证是产品质量的‘身份证’,但目前市场上有的合格证缺关键参数,有的赋码易伪造,甚至出现‘一张合格证对应多批产品’的乱象。” 分会秘书长丁飞在解读《电线电缆产品合格证赋码设计规范》时,直指行业合格证管理痛点。

丁飞介绍,该标准创新性提出合格证 “四大功能区” 布局:产品质量信息区(占比 40%)需标注产品名称、型号、长度等核心信息,电线产品额外标注 “颜色”,电缆产品需明确 “生产批次”;产品质量追溯码区(25%)采用符合 GB/T 38662.2-2023 的 Ecode 二维码,尺寸不小于 15mm×15mm,扫码直接跳转国家追溯平台;防伪查验区(25%)集成 “明码 + 暗码 + 数字指纹” 三重防伪,暗码用银灰色涂层覆盖,数字指纹通过特定算法生成唯一图片标识;合规标识及警示区(10%)需标注 CCC 认证或生产许可证信息,高压电缆额外增加 “持证安装” 警示。

“我们要求荧光油墨需通过分会资质审核,企业 LOGO、查验平台 LOGO 用 365nm 紫外线激发的蓝色荧光印制,印刷企业登记代码隐藏在合格证底部,仅紫外线照射可见。” 丁飞举例,某企业曾通过仿冒合格证窜货,应用该标准后,客户扫码即可验证荧光标识,系统还能实时预警跨区域异常扫码,窜货率下降 70%。针对企业关心的 “成本控制” 问题,丁飞表示,标准推荐电线产品采用 120g 铜版纸、电缆产品用 150g 防伪专用纸,既保障耐用性,又避免过度增加成本;同时支持企业在合规基础上保留品牌特色设计,平衡标准化与个性化需求。

张庆伟:《数字化能力评价规范》建 “分级标尺”,推动追溯从 “有” 到 “优”

电缆合格证不仅是产品出厂的 “通行证”,更是消费者维权、监管追溯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市场上存在合格证信息模糊、赋码混乱、防伪缺失等问题,导致假冒伪劣产品有机可乘,给行业带来三大隐患:“同样是做质量追溯,有的企业能实现全流程数据自动化采集,有的还在手动录入,如何衡量能力差异?这就需要统一的评价标尺。” 分会智库专家张庆伟在解读《重点工业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数字化能力评价规范》时强调,该标准通过 “B 级 - A 级 - AA 级 - AAA 级” 四级分级,引导企业逐步提升追溯能力。

张庆伟介绍,分级核心指标聚焦 “用码覆盖率、数据自动化采集、供应链协同” 三大维度:B 级要求合格证赋码覆盖率≥80%,数据上传准确;A 级需实现产品本体赋码,MES 系统与追溯系统集成,自动化采集比例≥80%;AA 级要求供应链协同覆盖率≥60%,成为招标采购优先选择;AAA 级则需全链条数据实时追溯,设备数据在线分析,成为行业标杆。

“某电缆企业从 A 级升级到 AA 级后,通过与供应商共享追溯数据,原材料损耗率下降 12%,订单交付周期缩短 15%。” 张庆伟以案例说明,标准还将 “网售产品入驻核验通过率” 纳入评价,要求 B 级企业通过率≥80%,AAA 级实现 100% 自动核验,适配《网络销售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要求。

对于评价流程,张庆伟明确,企业需提交自评报告及追溯系统截图,AA 级及以上需现场评审,评价结果有效期 1 年,动态监测不合格者将降级或撤销证书,确保标准落地实效。

三项标准凝聚行业共识

电缆合格证不仅是产品出厂的 “通行证”,更是消费者维权、监管追溯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市场上存在合格证信息模糊、赋码混乱、防伪缺失等问题,导致假冒伪劣产品有机可乘,给行业带来三大隐患:

会上,三位专家与参会企业代表围绕标准细节展开热烈讨论,针对 “新能源线缆特殊参数补充”“中小微企业实施过渡期” 等问题形成多项修改建议。中国机电工业价格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汇总各方意见后完善标准文本后发布实施。此次三项团体标准的制定,不仅填补了电线电缆质量追溯数据规范、赋码设计、数字化评价的行业空白,更将推动行业从 “被动追溯” 向 “主动管控” 转型,为国家质量强国战略在电线电缆领域的落地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