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个人登录 | 团体登录
社会团体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团体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轻松应对多"姿态"挑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新标准助力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告别工况焦虑
2024-06-06


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提出,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牵头研制的《燃料电池发动机姿态适应性测试方法》CSAE标准已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CSAE)制修订管理办法》有关规定通过立项审查,现正式列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研制计划,起草任务书编号为:2024-014。


1、标准研制背景及意义

随着燃料电池示范运营的开展和技术迭代,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产业进入快速成长阶段,2023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数据分别为5631辆和5791辆,同比增加55.3%和72%,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已经趋于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向低成本、高可靠、高安全、长寿命方向发展;在影响燃料电池安全和寿命的指标中,内部水状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水管理除受系统内部控制系统的影响外,还受到发动机的不同姿态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景中,如港口物流、重卡、矿车等车辆在实际使用环境中,经常存在着急上坡、急下坡,上、下陡坡及急转弯等工况场景,不同工况及姿态下燃料电池电堆内部由于重力以及毛细力的差异造成排水效率不同,导致水热管理的差异;在发动机层面,不同姿态会造燃料电池系统分水件内液体的晃动,极有可能到会液态水回流入堆,造成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下降,不能稳定运行,从而导致关机。如果频繁遇到分水件内液体回流,引起关机,发动机便会频繁启停,影响发动机整体性能和寿命。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燃料电池发动机适应性的测试验证,以保障燃料电池发动机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可靠运行。

目前电堆以及系统在试验室测试时,多数仅测试其水平角度下运行参数以及状态,即将被测件(燃料电池电堆以及系统)放在水平的测试台上进行各项测试,未开展如上下坡、急转弯等特殊工况会下电堆以及系统的处于非水平状态下进行系统性的测试方法评价,因此,为提高燃料电池发动机多场景适用性及可靠性,满足对燃料电池电堆、系统进行不同姿态下性能进行标定验证的需求,亟需对相关燃料电池发动机姿态适应性测试方法进行标准化,促进燃料电池多场景市场化应用和可靠性提升。


1.png

不同功率下阳极内部分区测试水含量及姿态影响


2、标准研制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姿态适应性试验方法,内容聚焦于不同姿态下静态和动态过程中燃料电池发动机启动特性、稳态特性和动态性能情况。本标准拟规定燃料电池发动机推荐倾斜工况、摇摆工况和基于整车道路拟合的燃料电池发动机动态工况及测试条件、测试方法,为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企业提供一种全面、可靠的姿态适应性测试方案,有助于企业满足日趋丰富的应用工况需求。


2.png

标准整体思路

标准研制主要内容

《燃料电池发动机姿态适应性测试方法》标准项目已启动参编申报,欢迎更多发动机和重型车生产企业及相关科研单位参与到标准研究和编制工作中,共同助力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