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环保联合会 首个VOCs走航监测车团标发布!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成为“领跑者”?
2024-09-09
|
|
利用走航识污揪出VOCs污染的隐匿“元凶”,在治气攻坚中已是常规手段。这些高科技走航监测车辆因快速、灵活的监测优势,成为各地在巡查中精准锁定污染区域的好帮手,也在近年来得到迅速普及。 但同时,该如何评价一辆VOCs走航监测车的优劣?如何判断其能否满足当前业务需求?未来走航监测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近日,《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 挥发性有机物(VOCs)快速质谱走航监测车》(T/ACEF152—2024、T/CSTE 0639—2024)团体标准经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批准后,自2024年8月30日正式施行。本报记者采访了牵头编制这项标准的专家,对相关问题和标准内容予以解读。 应对VOCs排放特点,监测由点拓展到线 作为传统固定点位监测的有益补充,VOCs走航监测利用车载监测设备,对环境空气、厂界、无组织排放废气进行连续、实时的监测,并根据车辆行进的地理位置,显示行驶路线的污染组分、含量等信息。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工程师车祥告诉记者:“国家已建设的环境空气光化学监测点位和在推动建设的工业园区专项监测网,通俗来讲,可以将它们视为监测领域的‘不动产’,相当于购置房产。无论是建设还是功能更新,买房换房比较困难,成本比较高。而走航监测相当于买辆车,成本相对较低,比较灵活,根据需求移动位置,可以短时间内对大范围的污染热点进行筛查,补充监测固定监测站点未覆盖的区域,将监测由点拓展到线。” 具体到VOCs精准管控,走航监测车辆更有明显优势。车祥介绍,VOCs有空间分布不均匀的排放特点,同时,工业源VOCs的排放具有突发性,可能出现恶臭异味物质的短时排放。“走航监测技术本身就具有更高的时间分辨率,比如有的可以达到几秒钟出一组监测数据。而对于固定点位监测,目前的VOCs监测设备大多是半小时至一小时出一组监测数据,所以走航监测对短时VOCs高值有更好的表征能力。” 车祥说。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和地方出台的多份文件都将走航监测作为VOCs污染问题排查的重要手段,并得到各级生态环境监测部门的广泛应用。 |